原编者按:火,伴随着人类历史走到今天,它带给人类生的希望,也蕴藏着毁灭的威胁。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坐在哈尼人的火塘边,深邃的目光透视着火的远古和今生,他思索着哈尼人在这片热土上的生生息息,他抚摸着那片神奇的树叶却在用心感触着一个民族脉搏的跳动......
永不熄灭的火塘
对火的崇拜,是古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环节,自人类掌握火的使用后,就与其他动物有了最明显的区别。
古希腊神话中,为了帮助人类摆脱黑暗的恐惧走向强大,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火种送给人类,被宙斯令其他的山神把普罗米修斯用锁链缚在高加索山脉的一块岩石上,受尽了苦难。
人类至今把普罗米修斯这尊神视为勇敢正直、背负苦难的形象化身。
当哈尼族的祖宗选定“老班章”后,他们挥动长刀,砍下竹子,盖起了干栏式茅草房,就这样定居下来了。
鸡鸣了,狗吠了,迁徙的部族疲惫的脸上露出了花苑般的笑容,寨子严格按哈尼族的风俗,依着缓坡搭建而成,族长和“龙巴头”住在寨子中间,他们是这个民族的核心人物和精神领袖。
安顿好后,点火仪式开始了。
点火过程都是由哈尼族认为通着神灵的“龙巴头”祷告天地,祭拜鬼神而完成的。
“龙巴头”小心翼翼的从贴着胸脯的地方拿出神器——“火石和火链”,庄重地跪下,抬头仰天,向诸神祷告,祈求村寨平安,祈求部族人畜兴旺。就像哈尼族史诗记载的那样,这个部族也遵循着祖训进行着这神圣的仪式。
“龙巴头”从竹筒中拿出火绒,把火绒压在火石上,甩动火链,击打火石,“擦、擦、擦……”,火星四溅,火绒烧着腾起一丝青烟……
“龙巴头”轻轻吹动着冒烟的火绒,火绒出现火点,火点变成了火苗,火苗点燃了火塘。
点火仪式完成后,家家户户从“龙巴头”的火塘中庄严地接走火种。
从此,哈尼人家的火塘就永远不能熄灭了!
直到现在,老班章哈尼族的房屋换了四代,不管多么现代化的建筑,火塘依然保留在他们认为最神圣的地方,而且房主人的房间就紧紧地依着那座火塘。
火塘在老班章人的心目中地位如此重要,还有比火塘“更大”的是放在火塘上的“三脚”和吊在火塘上方的“铁搭”。
在老班章村的“哈尼雅尼然标突阿谷仙资子”的遗产中,就展示了一件放在火塘上的“三脚”。
此“三脚”属明代末期制,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是“阿培仙资”传至今天的唯一遗物。
“三脚”是哈尼雅尼然“阿培饱劳腰威”传宗接代、继承古祖的象征。拥有它象征是“古祖户”。
铁搭是一个四方形的铁框,铁框四角由铁链吊起来固定在房梁上。这个铁搭,它的地位比房主人还显得重要。
虽说已经进入21世纪,但是,你走进每一户老班章人的家里,被柴火烟熏的铁搭和铁链,闪烁着乌黑的亮光,冷静地享受着火焰的烘烤。在这个铁搭上传递着多少只有神知道,而人不知道的故事。
所以,主人最关心的还是火塘上方吊着的铁搭,他们随时随地不动声色地注视着铁搭,生怕铁搭坍塌后会给这个家庭带来倾覆性的灾难。
如果就火来说,其实,它是一把双刃剑,哲学上“二律背反”的定律很能说明火的两面性,既给人带来温暖,也可以带来毁灭。
所以说,老班章的哈尼人崇拜火,不知是他们遵循着上天的旨意还是所有的迁徙民族不成文的规矩?
到现在,通过火、火塘、“三脚”和“铁搭”,你还可以看到富裕的老班章村还完整保留着祖先迁徙的明显痕迹。
在云南,哈尼族闻名于世的并不是火塘、“三脚”和“铁搭”,而是顺着云南的高山峻岭而修起来的层层梯田。
这种梯田既展示着云南的地貌特征,又延续着哈尼族的祖先种植水稻的习俗,以至于哈尼族生下一个男孩,到了满月的时候,就要从山上的梯田中打来一盆和着泥土的水浆,轻轻地抹在小男孩的身上,希望小男孩长大后成为修筑梯田的能手,丰衣足食的后生。
都是哈尼族,为什么在迁徙的过程中,老班章人忘记了祖先修梯田种水稻的生存技能,反而和其他迁徙民族一样,用长刀砍倒树木,放火烧山,种植旱谷,又回到了那种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状态。
唯有茶,唯有那些古茶树,老班章哈尼族像得到什么指令样精心地呵护,没有砍掉一棵,就这样,老班章的古茶园得以延续至今。
除了有古茶树的山林,老班章赖以生存的轮歇地就是那些堆积着肥沃土壤的热带雨林。在这里,火就不那么温柔了,它们吐出火舌,点燃老班章人放倒的“树木尸体”,火光冲天,火焰将几抱粗的树干烧得崩到天上,腾起的烟雾遮天蔽日,火的恐怖达到了极致。
千百年来,砍一片烧一片,烧出一片片可以耕作的土地,播下可以生存的旱谷。
这种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延续了千百年……
这种辛苦的劳作方式,你可以想象,不是一家一户可以完成的,莽莽森林,从冬季砍伐,到春季放火、播种,再到秋季收获,它需要全寨子的劳动力来共同完成这种原始的生产过程。
也就是这种千百年来的反复循环的劳作方式,无意识地强化着老班章人的集体意识。
火,不停地燃烧。
以至于现在老班章的姐弄、姐六地块,还存在大面积没有树木只长荒草的“荒山”,放眼看去就像是热带雨林的累累瘢痕。
而老班章人依然守着火塘,伴着贫困,延续着祖先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还是茶,还是那些没有被火烧过的古茶树,一夜之间,颠覆性地改变了老班章人的生活状况。(作者:马安民,来源:景秋实)
- 买好茶
- 找刘姐
-
- 微信小程序
- 一键下单
-
评论